首页

优美之家11

时间:2025-05-30 02:19:35 作者:当心!不少认证过的“真医生”在做伪科普 浏览量:89201

  近年来,医疗科普类短视频在互联网上走红,但相关内容质量参差不齐,甚至有不少伪科普。上海辟谣平台近期调查发现,部分平台上的“白大褂”虽然有医生资质,但他们在互联网上传播的信息也不可相信。

  真医生也做伪科普

  随着政府和平台监管的加强,是否拥有认证信息已成为区分是否为正规医疗科普账号的关键。不过,即使是通过了平台认证的账号,也不可全信。

  例如,一位认证信息为某三甲医院急救科的医生在短视频中宣扬:“反式脂肪酸的毒性超过了所有食品添加剂,被列入黑名单,还曾被世卫组织多次指出是致命的化学物质”。但事实上,反式脂肪酸对健康的危害主要集中在心血管和代谢方面的疾病,目前没有明确证据表明它会直接导致癌症,世卫组织和国际癌症研究机构也未将其列为致癌物。

  再如,一位认证信息为某三甲医院皮肤科的医生在短视频中称:“如果你不想花几十上百块买漱口水,就用几块钱的碘伏来漱口”。可是,碘伏主要用于皮肤和伤口消毒,不适合作为日常漱口水使用;若用碘伏漱口,容易刺激口腔黏膜、破坏口腔菌群、还可能导致碘摄入超标等问题。

  还有,另一位认证信息为某三甲医院皮肤科的医生发布了一条“体内有没有癌,看手就知道”的视频。不过在这条视频下方,不少网友发图片表示自己出现过指甲有黑线、手掌发红等现象,去医院检查,发现是甲母痣、灰指甲等问题,并非患癌。

  记者发现,这些传播不实信息的医生有一个共同特点——跨专业“科普”。上述急救科医生的视频主要以保健养生科普为主,没有急救方面的内容;而两位皮肤科医生的短视频内容则涉猎皮肤科、妇科、眼科、口腔科等多个科室。

  嘴上是科普,背后是生意

  为什么医生会跨专业“科普”?最主要的原因是很多医生背后,其实是MCN机构——连接内容创作者和广告主的中介服务组织。MCN机构通过让医生带货,实现商业变现。

  签约MCN机构导致医疗科普变味的案例比比皆是。此前,有签约过MCN机构的医生现身说法,称MCN制作团队会过度干涉其科普内容,包括制作团队给医生的科普视频脚本里,很多地方用词不准确,有许多太过绝对的用语或是网络流行语。倘若医生把真正优质、有价值的内容写成文案,MCN机构又不满意,认为不适合互联网传播。

  调查发现,伪科普文案极易获取。在网购平台上,记者以“医疗科普口播素材”为关键词搜索,找到大量超低价医疗科普类口播稿,如“儿童健康科普文案8000+份”“16287份老年健康养生文案”“中医养生文案口播素材”等。

  记者购买了一份“儿童医疗健康科普文案”,查看小标题“幼儿急疹高烧如何处理”,文档给出了服用布洛芬、退热药和镇静药的建议。然而,有三甲医院医生表示,幼儿发热或起疹子后,正确的做法是到医院就诊,验血后确认感染了人类疱疹病毒6型或7型,才能确诊为幼儿急疹。此外,幼儿急疹是一种常见的自限性疾病,家长应避免过度治疗。

  记者翻看文档中的内容,其中充斥着大量伪科学,如“阿司匹林配红酒可防耳聋”等。文档中的内容与短视频中许多“医生科普”内容异曲同工。

  记者还从多家三甲医院获悉,大部分医院并不会审查医生个人账号的内容,也不为医生“科普”内容背书。有医院还建议,不要盲目听从短视频中的治疗方法,患者应前往医院进行诊治。

  短视频科普内容仍需加强监管

  记者查看了多家平台的认证规则发现,不同平台对于医生身份审核认证的标准不一。一些平台需要医生提供医院出具的在职证明等多种资料来验证医生的真实身份;一些平台仅需提供执业医师资格证就能获得认证;还有一些平台对药剂师、护士等身份的证明也予以认证。

  除了认证标准不一的问题,还有正规医生资质被盗用、MCN机构运营医疗专业账号等问题。此前,就有媒体曝光过民营医院套用其他三甲医院的资质,为该院医生完成社交平台注册认证的案例。加上医生普遍工作繁忙,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保证内容更新,MCN机构就会将医生注册好的账号代为管理。

  绝大多数MCN机构运营医生账号的目的是获利。为了增加流量和粉丝量,MCN机构往往要求签约医生发布一些不属于该医生所从事的垂直专业领域的内容,甚至通过“软色情”等内容来博取眼球。

  目前,监管部门已相继出台多个文件,以规范医疗科普乱象。而面对当下仍有不少真医生讲伪科普的现状,平台也应采取新措施,应对新问题。例如,通过AI识别关键词,对可疑内容进行限流或标记“内容存疑”;加强科普类账号的“专业认证”,未认证账号不得发布专业领域内容;定期公示伪科普内容下架量、账号处罚案例等数据,接受社会监督。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解放日报 白璐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天津市“体重管理年”活动正式启动 助力健康天津建设

据悉,目前,受伤海员得到及时救治,情况稳定。据外高桥边检站介绍,该站与相关口岸单位紧密合作,积极履行人道主义救助义务,营造安全高效通关环境,今年以来,共救助伤病海员55人次。(完)

中新真探:1个榴莲顶3只鸡?

藏传佛教研究与人才培养不断加强。支持宗教团体结合西藏实际,引导宗教界人士增强依法依规开展宗教活动的自觉性,推动藏传佛教界内部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现代化。按照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相契合、传统学位与现代学衔相衔接,规范“三级学衔”制度,培养爱国爱教、学问精深的现代僧才。截至2022年底,已有164名学经僧人获得格西“拉让巴”学位,273名僧人获得藏传佛教最高学衔“拓然巴”学位。2016年至2022年,中国佛教协会西藏分会每年举办藏传佛教讲经阐释交流会,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每年举办藏传佛教教义阐释工作研讨会,出版《藏传佛教教义阐释(试讲本)》《藏传佛教教义阐释研究文集》等11部成果著作,教规教义研究日益精深。

樊振东大逆转!日媒:击败国乒的愿望在即将胜利时破灭

在江苏,南京市宁马收费站为有效应对“五一”假期及前后公路出行总量大、流量高峰凸显等情况,充分使用移动支付终端和绿通查验设备,极大提高收费道口车辆通行效率。加派外勤人员疏导保畅,按照“一路多方”联勤联动工作部署,及时妥善处置各类特情。组织党团员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们身穿红马甲,为驾驶员送上自制环保礼袋;在真情驿站便民服务亭内,配备急救药箱、修车工具等应急设施设备,并为司乘人员提供政策宣贯、路线指引、咨询解答等服务。(人民网记者 乔雪峰)

台湾彰化赖氏宗亲福建平和寻根谒祖

“有了医保报销,对我们家庭而言经济负担减轻了很多。我是在厂里缴纳职工医保的,能直接将历年账户的余额共济给小孩子看病用,方便了很多。而且浙里办上绑定医保卡就可以直接用,有时候看病不带医保卡,只带手机也能报销。”朱慧说。

文化中国行 | 畅游多彩中国 文旅市场“一路生花”

为了减少依赖,有的青年人从管理手机使用时间入手。00后青年小颖的做法,是从每天强制锁屏1小时起,逐渐增加至3小时、5小时。她的“同行者”们,有的给自己规定晚上11点准时关机,并且平时不带入卧室;有的给自己设置了每天统一回复闲聊信息的时间,坚持在工作时间不回无必要的社交信息。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